【3月4日】ADP「小非農」新增職位只有11.7萬份,遠差過預期,加上十年債息重上1.5厘,美股借勢回吐,道指跌121點或0.39%,標指跌1.31%,納指跌2.7%。美股現時最大問題是波動性擴大,以納指為例,每日起跌均是1%起,普普通通也接近3%,波幅越大越反映市場不安。
債息未平靜,標指再試3800支持,納指收市則輕微失守13000關口。技術層面去看,若美股只是一次性技術調整,回調至現水平差不多進入尋底階段,相信離底不遠。假若息口問題沒法解決,估計會有更深調整,屆時便要下試3650至3700水平。
較早前筆者指出一眾上市公司發債炒BTC會產生問題,是一個危險訊號,當時不少網友並不認同,其實數據放在各人眼前,只是每人所理解不同。試想當十分安全的美國十年國債債息已升穿1厘,但隨時破產的垃圾公司債債息反向跌穿4厘,兩種不同風險系數的品種息差不足3%,代表了甚麼?代表資金開始不理性追求回報,已全不理會風險。當時市場上所謂的大牛市,說穿了只是資金不問因由加大借貸所催化出來,一旦購買力嚴重被透支,資金流逆轉,一切可以逆轉很快,就是現時面對的景況。
現時債市變得相當悲觀,上週美國發行了7年國債,反應出奇地差,認購率是去年海嘯以來新低,債市開始有熊味。這股信心危機甚至擴散至歐亞地區,週三德國15年債券拍賣,同樣錄得自去年海嘯以來最低認購率。本來資金今年是湧入亞太地區,但本週印尼及日本發債也出現冷鋒,日本十年國債錄得5年以來最低的認購率,印尼發債甚至要斬半才能完成。
各國為了應付疫情,全球央行合共發行了14萬億美元,各國政府才得以有錢紓解民困,假若債息持續上升,將會大大增加發債成本,令各國舉步為艱。雖然美聯儲仍維持2024年加息的預期,但利率期貨顯示,市場正在賭最快於2022年底便會展開第一次加息。
筆者預期美聯儲不會坐視息口如此上升,鑑於現時投機氣氛太熱,難於再加碼QE,較大機會是在兩週後的議息會議中,提議進行「扭轉操作」,即沽短債買長債,從而壓制息口上升,若真如此,美息回落,屆時美股回升機會便很大。
外圍資金開始逆轉,其實早於2月阿爺已醒目地開始收水,為市場降溫。1月筆者曾指出內地新基金發行量出現天量井爆,單是1月份首3週新基金吸金量便超過5600億元,也為1月股市爆升埋下伏筆,當時這數字是遠超過去歷年同期成績。然而2月阿爺收緊銀根後,新基金認購出現大幅下滑,2月吸金量只有輕微增長,兩個月過去吸金約8000億元,雖說慘淡,反觀去年要6個月才吸金8000億,其實今年仍是表現突出。
不過高鋒透支過後,資金流入量大減,踏入3月銷售更慘淡,本週即使明星級基金產品,也不獲大媽青睞,市場出現冷鋒,甚至部份新基金打算推遲IPO上市。今日兩會開幕,A股噚日偷步炒上,外資再大舉流入,北上資金淨買入117億元,但兩市成交只有8631億元,陸資仍是保守態度。
回說港股,踏入3月港股仍是尋底為主,近期走向是日升日跌,波幅過千也是等閒,個股急插兩成,明日可以反彈兩成,市場跟風很盛。
從技術上,恒指調整初步完成,有反彈條件,輕倉者可以逢低買入,等待機會,但現時市況不宜高追,以戰養戰。大家可留意28600這個轉勢位,一旦失守便要小心全面轉勢。個股方面,暫時應該避開過去兩個月的熱炒股,估計會有新板塊出現,預期通脹上升,暫時以資源股走勢較佳。兩會多以大方向國策為主,如何扶持農業及新能源,估計是將會落鑊的新主題。
希望大家多一點👍及多share支持一下🙏
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
#圖太郎